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首  页 新闻速递 党建报道 机关动态 直击县区 群团工作
温饱·美味·健康
2019/9/12 11:16:12   来源: 吴艳            打印本页   

     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舌尖上的中国》和《老广的味道》,没有之一,百看不厌,烂熟于心。那精美的画面、精彩的解说词和似乎能从电视里释放出的味道,紧紧地吸引着我,然而更能吸引我的也许是内心深处长久以来对食物的渴望。
  
   小时候,我们是农村户口,父亲是公办教师,母亲是民办教师,因无人参加生产队劳动,我们的口粮很少,空缺的部分靠父亲一人的工资买黑市粮难以为继,最重要的是黑市粮食不容易买到。万般无奈之下,每年的春天,父亲都会下一道最后通牒:每人每餐只许吃一碗饭。这样的日子要一直持续到早稻收获之后。每餐一碗缺油少盐的饭,对于我和两个身强力壮的哥哥来说完全不够,怎么办?饿着呗,忍着呗。
  
   那时,上高中的大哥会做一种类似现在凉粉的东西。家乡老屋高高的墙上丛生着簇簇绿藤,上面会生长着一些纺锤状的果实,名叫吊瓜子(谐音)。用长竹竿打下来,剖开肚子,取出里面的籽,晒干;然后把吊瓜子、水姑子(谐音,一种水生植物)和茄子放在纱布上挤,挤出其中的汁水,这些汁最后会凝固成团,拌上生姜水,如果再有些白糖,那叫一个美呀!那时,我总是跟在两个哥哥后面,拿着长竹竿,四处找寻吊瓜子,在河边采摘水姑子,去爷爷(因为爷爷会把春节的糖一直留着)那里偷糖,然后兴高采烈、狼吞虎咽地填补着空瘪的肚子。就着美味的凉粉,我们常常畅谈关于“吃”的理想:每天吃饭不限量,顿顿有豆腐,有肉最好。
  
   后来,感谢国家好政策,因为父亲评上高级教师,我的户口转成非农户口;母亲又考取了民转公,成为一名国家正式教师。从那以后,我们家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了。那时,我们小时候关于“吃”的理想都已经实现了:不仅吃饭可以不限量,豆腐和肉想吃就吃,还可以变着花样吃。我们兄妹三人都特别喜欢吃红烧肉,也都能下厨做出味道绝佳的红烧肉。挑选三层肥两层瘦的五花肉,先炒糖色,再下锅,调料放好,烧煮至成品,颜色红亮,味道鲜美。除了红烧肉,我们还爱吃爱烧各类猪肉制品:粉蒸肉、小炒肉、肉丸子.......只要是美味的,没有我们不喜欢的,你说,这个年头,还有吃不起肉的吗?管够。
  
   再后来,在苏州定居的大哥,不仅在县城有了一套三居室,老家还有个带院子的大房子;在老家安居的二哥住着大楼房,县城还有两套房,我们兄妹三人日子过得都蛮滋润。慢慢步入中老年行列的我们,发现一味追求美味的生活出问题了。生活的更高目标在向我们招手:要养生,健康第一。我们饮食的问题是:多肉重油、碳水化合物超量。食物应该绿色、有机、生态。于是,我们兄妹三人重新开启了健康生活模式:米面要减少,肉类要减少,坚果要上桌,水果要跟上。每家购买了破壁机,要健康就要生食和全食。每天都谋划第二天的各类果蔬和坚果,不能相克,最好君臣佐使;要口感美丽,每天记录配方,不断调整到最佳口味,每天在家庭微信群里交流心得。对于“吃”,我们一贯很认真。
  
   关于“吃”的变迁,从温饱的渴盼到美味的需求再到健康的理念,无不印证了时代变化的美好。我喜欢食物的本质是朴素,而幸福,则是在朴素中找到了美好。
  
  
   个人简介:
   吴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连续16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市“333工程”科研标兵,市教科研专家库成员。获市首届专业研究能力大赛一等奖,曾多次获省师陶杯、市五四杯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发表教学论文及散文近百篇,主编参编各类教辅用书三十余本。
  
  

站内链接:
2019/9/12 11:16:12
精彩推荐
[图文] 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暨政务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司法局举办第一期机关“党建红引领司法蓝”微论坛
市财政圆满完成2023年度市级部门决算会审工作
东海县机关党支部书记人文素养暨能力提升研修班
中共连云港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联系电话:0518-85811441
苏ICP备05050405号  连备3207050152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