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首  页 新闻速递 党建报道 机关动态 直击县区 群团工作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把我市建设成为国际性海港城市
2003/11/4 9:12:22   来源:             打印本页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市要全面融入江苏“两个率先”大局,实现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我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连云港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I级II类中心城市和唯一海港城市。目前,我市按照新兴工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的城市目标定位, 精心打造“名山名水、绿色生态、古城名郡、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品牌。
   1、我市城市化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变化的趋势来看,城市化过程可分为初期(城市化率为30%以下)、中期(城市化率为30%—50%)、后期(城市化率为50%以上)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基本变化规律是初期阶段变化速度缓慢,中期阶段变化速度加快,后期阶段变化速度又趋缓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市总人口为459.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45.22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71.1万人增加74.12万人,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17.4%提高到2002年的33.9%,12年年均提高1.3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速度是1978—1990年12年的1.97倍。表明我市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加快的发展趋势。
  
   2.我市市区具有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2002年,我市人均GDP为7585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3%,在大城市(城市建成区人口超过50万人)中处于前列;外贸出口总额5.03亿美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630元,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我们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我市地处中国黄金海岸和黄金走廊的交汇点,是海陆东西过渡和沿海南北过渡的枢纽,具有海运和陆运结合的优势,对内有辽阔的腹地,对外有广阔的海洋,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连云港必将成为实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结合部。区位优势使我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具备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三是旅游业潜力巨大。我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海、古、神、幽、奇、泉”为特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秀美独特的山海风光,璀璨夺目的人文景观,使我市成为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和江苏三大旅游区之一。花果山景区和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随着我市旅游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整合,旅游机制的创新完善,旅游业作为拉动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在集聚人气,繁荣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必将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成为加快我市城市化发展的促进剂。
  
   四是交通枢纽重要。我市河海相通,港路相接,初步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对外交通体系,连云港已形成大中小泊位配套、散杂货并举、运输功能齐全、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年吞吐能力已近4000万吨,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1600多个港口有运输贸易往来。特别是近年来深水航道的疏浚、深水泊位的改造和港口岸线的加快建设,为建成亿吨大港打下了良好基础。民航机场达国际4D级标准,已开通10多条国内航线。内河水运便利,可与江淮及京杭大运河相通。作为我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对外公路交通均已实现高速化。中国南北走向的公路大通道在连云港交汇,东西走向的公路通道以连云港为起点。特别是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的新亚欧大陆桥,使连云港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国际交通枢纽。
  
   3.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制度性障碍逐步消除。
  
   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原有的制度性障碍逐步消除,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制度和体制条件。特别是江苏实行的不分户口性质的居民户制度,为适应城市生活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进城居住破除了制度性障碍;劳动力就业制度的改革与推进,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了条件,使农民拥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成为可能;产业、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的放宽,为农村资本进入城市、农村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业者进城创业拓宽了渠道;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集聚程度。
  
   4.创造出了一条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城市的新思路。一是经营城市理念深入人心,步伐加快,特别是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加快推进,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二是以资源换资源、以政策换资源、以环境换资源的城市融资模式,为加快城市建设吸引了大量资金;三是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调整的有机结合,开创了实施“以市带农”战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我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
  
   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市的城市化进程必须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步骤和措施,基本的战略目标框架可以设计为:
  
   1.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8%—40%,其中市区达到90%左右,四县达到30%左右。2010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8%,其中市区达到95%,四县达到40%,现有重点中心镇镇区建成拥有5万人口的小城市。2020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其中四县达到50%。
  
   2.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05年,全市实现GDP550亿元,其中市区实现GDP210亿元,四县实现GDP34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1.15万元(1400美元),市区人均GDP达到3万元(3600美元),城市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2010年,全市实现GDP1000亿元,其中市区实现GDP400亿元,四县实现GDP6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2万元(2400美元),市区人均GDP达到5.5万元(6600美元),城市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2020年,全市实现GDP2800亿元,其中市区实现GDP1100亿元,四县实现GDP1700亿元。全市人均GDP 5万元(6000美元),市区人均GDP 10万元(1.2万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
  
   3.市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到2005年,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95%,人均生活用水量220升/日,每百人拥有电话85部,城市每万人年客运量55万人次。到2010年,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0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98%,人均生活用水量270升/日,每百人拥有电话100部,城市每万人年客运量60万人次。到2020年,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30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100%,人均生活用水量350升/日,每百人拥有电话120部,城市每万人年客运量80万人次。形成市县公路高速化、县乡公路网络化、乡村公路等级化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4.城市生态环境显著优化。到2005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城市污水处理率70%,三废综合利用率75%。到2010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城市污水处理率80%,三废综合利用率80%。到2020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城市污水处理率100%,三废综合利用率100%。
  
   5.人口素质优良化和社会发展协调化。到2005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以下,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每千人拥有医生15人,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80%,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贫富差距逐步缩小。201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3‰以下,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每千人拥有医生20人,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0%,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贫富差距缩小到4倍以内。202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以下,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每千人拥有医生30人,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失业率控制在4.0 %以内,贫富差距缩小到2倍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市将达到现代文明的六大平衡,即人与自然的平衡、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开发(创新)与保护(继承)的平衡、吸纳包容与传统文化的平衡、物质提高与精神富足的平衡、外在形象与内涵特质的平衡,凸显“名山名水、绿色生态、古城名郡、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品牌,成为适宜居住和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大都市。
  
   为此,我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重点发展市区:按照建成特大城市的目标,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的载体功能。围绕功能分区要求,把新海地区建设成为集政治、经济、金融、商贸、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港口、连云和开发区等东部城区,要充分发挥“青山、碧海、绿岛、蓝天、金海岸”的环境优势、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商务中心优势和政策优势,形成以开放型经济、展示经济、旅游经济、信息服务、港口服务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国际性现代海港城。2005年市区总人口达到70万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千米,形成现代化海港城市基本框架;2010年市区总人口达到85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基本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体系,基本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2020年,市区总人口达到11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千米,发展成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的规划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学习水平明显提高,城市财富生成的自组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自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显著增强的,我国沿海中部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特大城市和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海港城市。
  
   积极发展县城:县城要按照作为县域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教育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努力加快县城建设,不断提高县城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向县城聚集,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城区和人口规模,进一步增强县城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到2010年四县全部撤县建市,东海县和赣榆县两个县城发展成为30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和县域中心城市,灌云县和灌南县两个县城发展成为20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到2020年,东海市、赣榆市两个市区发展成为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和县域中心城市,灌云市和灌南市两个市区发展成为4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和县域中心城市。
  
   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引导重点中心镇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快发展,形成特色,增强功能,更好地发挥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到2010年,重点中心镇镇区人口达到3—5万人,成为吸纳农村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的增长点。2020年,全市要有8—10个重点中心镇发展成为人口达到10—20万人的中等城市,成为提高全市城市化水平和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
  
   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在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同时,加强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定位明确、扬优展长、功能互补,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信息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我市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1. 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增强超前意识,高标准、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要高起点、高标准全面重新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做到适度超前。抓好城市规划,一是坚持规划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方法和程序。二是处理好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三是建立广大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机制。四是把城市绿化纳入城市化规划,划定绿化范围,实施“绿线”政策,提高整体生态效益。五是进一步健全统一规划、垂直领导、分级管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体制。
  
   2.强化各种资源集中使用,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以提高城市设计水平为突破口,按照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生态化的城市环境、知识化的城市社会、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来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一批精品工程。新浦、连云、海州三大城区,要按照“一盘棋”思想进行统一规划,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建设;明确城市定位,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充分体现时代、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充分考虑新旧协调,树立精品意识,重视标志性建筑、绿化、广场、雕塑、街景等设计和建设,形成组团结构、空间开敞、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心城区中心区的建设,完善其功能配套,形成行政、商业、娱乐、消闲等有机结合的生态型城市中心区布局。以道路建设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在认真研究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城市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尽快形成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因地制宜发展综合交通体系;按公交优先原则构筑合理的城市公共客运体系。
  
   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我市城市规模不大,要利用自身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加大经营城市的力度,以“不求最高最大,但求最好最佳”为城市发展理念,高起点、高质量建设“花园之城”、“绿色之城”,实施绿化、美化,创造优雅生活环境,树立“优质”生态城市品牌。
  
   3.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市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在切实强化规划引导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加快小城镇建设,择优扶持一批重点中心镇,增强其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和牵引功能,保证重点中心镇的发展空间与资源供给,提高综合效益。注重提高重点中心镇建设的层次和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和空间景观,选择东海、赣榆特色鲜明的中心城镇,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发挥专业市场和传统产业优势,建设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第三产业高度发展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加强县与市的联系,承接中心城区产业的扩散辐射。广辟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推广“农民公寓”模式,继续抓好文明村、镇建设,大力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加强社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
  
   4. 强化调控和政策引导,促进城市产业和要素集聚发展。
  
   积极探索促使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发展、合理布局的政策措施,建设中心城镇工业小区,以此作为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手段。从建立激励机制入手,制定土地使用费的不同标准,使进入小区的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新建企业原则上必须进入工业园区,分散在村以下的乡镇企业进行扩建必须进入工业园区发展。采取以地换地、土地入股等方式,解决远离工业小区的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所需工业用地。从产业特点出发搞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分工科学的工业园区,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市区要始终突出、集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形成物流集聚的制高点、信息集聚的制高点、资本集聚的制高点、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和高级人力资本集聚的制高点。
  
   5.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
  
   加强城市管理,一是要深化改革,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内容的多元化,构建“统一指挥、综合管理、条包块管”的城市管理框架。二是要克服管理的随意性,加强规范化管理。三是要教育与监督并举,服务与管理并重,着力倡导科学化管理。四是要适应新形势,把外来人口管理纳入城市日常管理的轨道。五是要把精神文明作为新时期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思想、道德、文化三项建设一起抓,使城市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推动,共同提高。六是转变政府职能,做好公众服务,弱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
  
   6.坚持制度创新,为城市化加快推进提供制度保证。
  
   一是改革政府行政体制,理顺事权关系。按照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要求,对培育的中心城镇赋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科学、合理地设置政府机构,不断提高对城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法制管理的水平。从强化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引入社会化管理机制,变以“条条”为主管理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管理,下放管理权,提高管理效能。按照“责任与权利、事权与财权、管人与管事相统一”的原则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
  
   二是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对重点培育和择优加强的中心城镇,可考虑相应扩大其财政盘子,以集中必要财力从事城镇建设,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对区域经济的调控能力,从经济区域来合理布局和合力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处理好中心城区与县域经济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作用,使其成为促进我市城市经济包括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三是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积极转换机制,加快政企、政事、管养分离,推动市政、环卫、公交等行业的行为市场化。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企业实行制销分离,形成竞争机制。支持各类竞争主体参与市政公用行业建设,鼓励跨地区、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市政公用企业兼并重组。
  
   四是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城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统一、完善、公开、公平、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城镇建设用地广泛推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使用,使城市土地收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地产市场,增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优先保证市区年度建设用地指标;规范城市土地批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辟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快出让方式规范进程,全面推行公开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为主来批租城市土地,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出让金用途分解机制,确保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按自愿有偿、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实行“一地一证”制,农民凭土地使用权证和承包合同,可以对土地实行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流转活动;吸引产业资本介入农业,鼓励农户将承包的少量耕地折算成股份加入农场或进行转让;组建农业土地公司,通过市场行为采购,整治过度细碎的小块耕地,对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给以合理的经济补偿。
  
   五是改革城建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完善政府投入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对城市设施的投融资体制,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按政府公共预算的要求安排和管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经营性项目采取核拨资本金、实行财政贴息等多种形式配置资金。动用民间资金参与城市设施建设,积极创造社会资金投资城市设施建设的政策环境,加快民间资金推进城市化的步伐。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并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促进投资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形成“投放增值回收再投放”的良性循环,推行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ABS(资产收益抵押)投资方式,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六是改革户籍制度和就业政策,消除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一是要按照城市化的要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允许自由流动,逐步实行开放式管理,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市、中心城镇集聚。二是积极调整就业政策。城市各种就业岗位,按照统一标准,通过考试考核择优选用人才,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一个平等竞争就业的机会。积极引进并留住外来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熟练技术工人、较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科技人才。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积极鼓励“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特别是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面的项目投资移民。三是逐步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社会保障等体制。以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为主体,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站内链接:
2008/1/23 16:55:18
2008/1/22 9:21:53
2008/1/16 16:04:41
2008/1/14 9:31:40
2008/1/9 9:31:58
2008/1/4 10:01:11
2007/12/29 9:40:42
2007/11/7 9:45:55
2007/11/6 9:21:42
2007/10/22 10:02:17
精彩推荐
[图文] 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暨政务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司法局举办第一期机关“党建红引领司法蓝”微论坛
市财政圆满完成2023年度市级部门决算会审工作
东海县机关党支部书记人文素养暨能力提升研修班
中共连云港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联系电话:0518-85811441
苏ICP备05050405号  连备3207050152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