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首  页 新闻速递 党建报道 机关动态 直击县区 群团工作
以产业化经营构筑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2003/11/4 9:08:57   来源:             打印本页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应运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龙头企业为纽带,对主要农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新型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巩固农业基础、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集约经营的重要环节;作为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提高和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重大举措,采取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进行。主要表现为: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对外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目前,全市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9家,销售收入5000至1亿元的企业16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13家。2002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利税9480万元。其中,灌云县金田集团被列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东海果汁厂、金五粉丝、榆城集团、金五食品、连云港远大油脂集团等被列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另有7家企业被省列为重点考核企业,享受省有关优惠扶持政策。这些龙头企业大都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一头连接国内外市场,一头连接基地和农户,对农业生产和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区域化生产逐步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已建立了一批较为稳定的商品粮、油料、果茶、蔬菜、畜牧、水产、花卉等10多种生产基地。特别是近年来,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已建成蔬菜、小麦、洋葱、草莓等无公害基地38个,面积90万亩。东海县桃林有机食品基地成为全省唯一通过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基地。目前,全市拥有种植业基地乡镇63个,面积153万亩;畜禽业基地乡镇80多个,饲养量近亿头(只、羽);水产业基地乡镇46个,养殖面积80多万亩。这些基地的建设,使得我市农业生产区域化特征逐步显现。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农产品流通渠道稳步拓宽
  
   目前,全市建已成粮食、畜禽、蔬菜、林果、水产等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183个,年成交额40亿元左右,其中专业市场交易额25亿元左右,年市场交易额过亿元的有10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20家,1000万元以上有50家。东海县黄川粮食交易市场、赣榆县沙河粮油交易市场、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均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价格信息通过江苏省和连云港市农业网向全国发布。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农业部信息网络采集市场,对外地客商了解我市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提供了快捷的渠道。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我市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前提下,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方式地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市己成立各大类型合作组织26个,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专业协会226个,农民合伙组织2415个。这些合作组织仅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达1.2亿元。赣榆县金山镇按照经营有规模、合作有章程、产品有销路、生产有基地和农民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自主选择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原则,积极发展特禽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目前该镇共有各种养殖协会20多个,会员达2000余人。城南乡每天约有500辆"鸳鸯车"从事粮食、蔬菜、水果、饲料等贩运销售,年运销农副产品达10万多吨,不仅帮助地方农民解决了"卖难"问题,而且每辆"鸳鸯车"至少创收万元以上。东海县去年以来先后成立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李埝兔业、南辰黑鱼、房山浅水藕5个专业合作社或生产协会,石榴蔬菜、双店养牛、桃林西瓜、山左口板栗、张湾平明稻田养殖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正在筹备之中,全县农民经纪人队伍己达4万余人。
  
   ——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出口创汇能力进一步增强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经注册农产品品牌100多个。其中2002年新注册农产品品牌46个,绿色品牌2个,无公害品牌18个。“桃林”西瓜、“禹王”无籽西瓜、“榆腾”中华绒毛蟹、“福佑”无公害大米、“新荷”浅水藕、“美港”果汁、“花果山”云雾茶等品牌己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灌云县棉花“云瑞”还荣获全国棉花十大著名品牌称号。赣榆县以“神仙”、“神路”、“秦山岛”为品牌的紫菜制品已在日、韩及东南亚地区创汇过亿元。2001年10月,在全省农业开发成果展示会上,“汪恕有”滴醋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多年引领风骚的镇江香醋获得金奖;"神仙"紫菜和"金五"粉丝分别获得银奖。赣榆县饲料厂生产的"东蓬"、"风弛"牌饲料在2001年中国世界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名牌产品金奖。随着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2年出口创汇约1.2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7.7%。其中蔬菜创汇6000多万美元,是江苏省最大的蔬菜出口创汇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紫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年出口紫菜交易占全国的40%。
  
   调查情况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作为农业大市的地位相比,也存在着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具体为: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企业竞争力不强。2002年全市年销售收入1000万以上的龙头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重不到1%,其中过亿元的只有13家。仅有金田集团、东海果汁厂、榆城集团等13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二是企业与农户没能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全市只有19家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其中只有13家按保护价收购农户的产品。三是农产品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2002年,全市标准化生产基地只有38个,面积90万亩,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6%。四是农业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国家、省出台的有关龙头企业优惠扶持政策,如资金扶持、奖励政策、减免税收等难以落实到位。五是市场开拓力度不够。批发市场为农产品营销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产品集散与价格形成方面,信息传播和调节供求功能欠缺,影响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形势下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今后要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必须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多轮驱动,推动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扩张。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与关键。针对目前我市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综合功能差、布局分散的状况,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就应当按照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新材料、新产品)、多(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原则,大力扶持,放手发展,迅速建成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关系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一是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从调查情况看,尽管目前全市已有各类产业化组织5625个,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资产质量不高、抗风险能力弱。因此,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优势企业兼并收购弱势企业,用优良资产改造不良资产,用优势产业替代劣势产业,用增量资产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重点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兼并、收购弱势企业,实现优势企业扩张;鼓励优势企业、劣势企业之间进行资产重组和产权转移,优化企业主营业务,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素质。二是围绕资源优势,放手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利用外资、吸引内资、启动民资等形式,大力兴办以我市优势农产品资源为原料的龙头企业,争取在海产品、粮食、生畜、纺织品、木材等方面求得突破,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发展龙头企业。一方面,有重点吸引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或工商资本、私人资金参与龙头企业建设。另一方面,抓住我国"入世"机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外资投资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四是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围绕特色,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农产品基地相当于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化经营的成功与否。从外地成功经验看,重点要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加快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农户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土地使用权的依法规范合理流转,让有门路、有种植以外特长的农民主动放弃土地使用权,种地能手获得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二是要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基地建设与整个一体化发展、基地规划设计结合起来。总体上讲,就是要做到“四化”,即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和基地保护法制化。三是根据我市山区、平原、沿海3个板块资源优势、生产条件和市场潜力,应加快建设3大特色10大系列的主导产业:即山区要形成以果、茶、食草家畜、矿产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平原要形成以粮食、棉花、油料、花卉、蔬菜和淡水养殖等为特色的主导产业;沿海要形成为水产育苗、海水养殖和发展旅游经济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包括蔬菜、木业、畜禽、育苗、紫菜、淀粉、果品、饲料、粮食、棉花等10大系列产业化主导产业。
  
   3、完善机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一是继续发展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保护收购价、利润返还和入股分红等形式,加强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二是支持乡镇和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协会、产销合作社等自我合作组织,并引导其向辐射能力强的专业化中介组织方向转变。三是加强对农村经纪人、运销人、直销大户、专业大户的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引导他们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他们走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引导他们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当前重点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物资、融资、运销和良种繁育等六大服务体系,强化乡镇农、林、水、机等各站的服务功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因势利导,切实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搞好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是我市农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当前应将标准化生产作为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围绕加快实现生产标准化、农业国际化这一目标,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做到村村办班,户户受训,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的知识培训,使农业标准化生产观念深入农户。二是建设和完善农业标准质量体系。市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要抓紧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地方特色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三是各县要根据各地忧势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农业产地环境和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加快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四是继续实施品牌战略,用抓工业产品的办法来抓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培育和引导农民利用品牌促营销,扩大营销创品牌。
  
   5、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多渠道培育、完善和开拓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农业产业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贸”字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狠抓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市场建设,强化交通、仓储、冷藏等市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积极通过外贸公司、三资公司、出口生产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农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主渠道。二是有重点地到全国大中城市设立窗口,大力发展销直挂、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三是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建设市、县、乡、村四级信息网络,为全市农产品交易提供信息资源共亭、共用的服务平台。
  
   6、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系创新。坚持用“大科技”支持、改造、建设现代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水平。一是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继续深化农业科技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加大科研攻关,为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站,要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具有开拓能力的农业科研机构,逐步转制为农业科技企业,成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多渠道增加对重大农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投入,为农业科技开发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三是突出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大力推广粮食、林业、水果、蔬菜、畜牧、水产等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创汇农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优势企业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站内链接:
2008/1/23 16:55:18
2008/1/22 9:21:53
2008/1/16 16:04:41
2008/1/14 9:31:40
2008/1/9 9:31:58
2008/1/4 10:01:11
2007/12/29 9:40:42
2007/11/7 9:45:55
2007/11/6 9:21:42
2007/10/22 10:02:17
精彩推荐
[图文] 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暨政务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司法局举办第一期机关“党建红引领司法蓝”微论坛
市财政圆满完成2023年度市级部门决算会审工作
东海县机关党支部书记人文素养暨能力提升研修班
中共连云港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联系电话:0518-85811441
苏ICP备05050405号  连备3207050152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