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首  页 新闻速递 党建报道 机关动态 直击县区 群团工作
农机合作让农民忙季不忙
2007/5/18 16:30:02   来源:             打印本页   

     
   “以前我们家十亩地就靠我一个忙,可把我累死了。现在我再也不用愁了,插秧合作社把事情基本上都包了。”东海县平明镇王烈村60多岁的老汉胡文树高兴地说。据了解,自去年该村成立农机插秧服务合作社以来,仅去年一年就在该村推广机插秧面积过千亩,节省劳动力2000多个。他们的一条龙服务更让该村的忙季变成了“闲季”。
  
   近年来,我市外出务工、经商、包地的农民逐年增加,致使他们心挂两头,特别到了夏秋大忙季节,往返不仅耽误挣钱,还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一些有技术、善耕种又拥有多种农机的农民,却因可用土地不多造成农机使用率过低,农机服务以零散作业,缺少有效的组织与协调,机手收益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连云港市农机部门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着力推动农机服务的规模作业,提高农机利用率。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市级农业机械服务协会。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农机服务组织272个,经工商、民政部门登记的有22个,壮大了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组织。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搭建起农机与农机手的“连心桥”,引导农民与农机手“攀亲结缘”,引导农民将承包田转让给农机手代为耕种。大忙期间,农户只要捎个口信或者打个招呼,每亩地花上几十元钱,田里的问题就解决了。
  
   灌南县北陈集镇高庄村农民刘迪彩,是北陈集镇机插秧协会会长,已独资和合股购买水稻插秧机5台,去年作业面积超过千亩,作业纯收入7000元/台。在灌云县四队镇,7000多农户与500多农机手结成“亲家”,“三夏”期间,这些农机手承担着16000多亩地的抢收抢种抢插等农活,双方牵手忙“三夏”。 去年,东海县平明镇王烈村王守远牵头成立了插秧服务合作社,并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合作社拥有机械插秧机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3台,运输车5辆,手扶拖拉机5台,旋耕机3台。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农户只要到合作社报上插秧亩数并签订一个协议,接下来选种、育秧、秧田管理、起秧、插秧、机收等工作全部由农机插秧服务合作社负责。这种做法不但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村村民胡小军家有9亩水稻,他告诉我们,村里成立合作社之前,他们家全都是雇人插秧,插秧费一亩地有时要160元到170元,高峰时可达200元,插秧质量还不能保证,可就这样有时还雇不到人。自从村里成立了农机服务合作社,再也不用为这些事发愁了,自己只需把地整理好,其它的事情就交给了合作社。去年一亩地收费100元,今年收费120元,我们家9亩地光这一项一年就可节省近千元。而且机插秧的效果也比较好,一亩地可增收25公斤至50公斤。村民胡月壮夫妻俩在昆山打工,家中的20亩地由年迈的父亲照管。去年胡月壮夫妻无法请假回家插秧,听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就把20亩地全部交给了合作社,结果合作社毫不耽搁地就将他家20亩地插完了,一算账,比雇人工插秧还少花了500多元。合作社社长、村委会主任王守远告诉笔者,今年合作社打算购置几台50型拖拉机整理土地,真正实现一条龙服务,并争取5年内使平明镇水稻机插秧面积达50%以上。
  
   为适应即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继续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业,逐步解决有机户无田种、有田户无机用的矛盾,提高农机利用率,今年,连云港市还将新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23个。
  
   (市农机局 彭亚辉)
  
   (责任编辑:马玉青)
  
  

站内链接:
2007/5/18 16:30:02
精彩推荐
[图文] 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暨政务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司法局举办第一期机关“党建红引领司法蓝”微论坛
市财政圆满完成2023年度市级部门决算会审工作
东海县机关党支部书记人文素养暨能力提升研修班
中共连云港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联系电话:0518-85811441
苏ICP备05050405号  连备3207050152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